|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伊朗震驚,趕緊和阿薩德劃清界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從11月27日,反對派武裝對阿勒頗發起突襲開始,到12月8日反對派控制大馬士革。敘利亞的阿薩德政府垮台只用了12天時間。


伊朗過去是阿薩德政府長期的政治和軍事盟友,其政府領導人和官員們也對最新事態發表評論,比如總統佩澤希齊揚表示,“應由敘利亞人決定誰來取代阿薩德政府”;外交部長阿拉格齊則坦言,“敘利亞政府軍的無力抵抗和事態發展速度之快,讓我們措手不及”。

美國媒體《紐約(专题)時報》則認為,伊朗方面的這些發言顯示出了來自德黑蘭的“震驚”,同時也在試圖與阿薩德劃清界限、保持距離。在官方媒體上,官員們和分析人士也在討論伊朗的政策,有人認為,伊朗誤判了地區局勢,忽視了阿薩德在敘利亞人當中“不受歡迎”,也反映出伊朗對於敘利亞“缺乏支持”。


有人甚至哀歎,失去敘利亞是對伊朗在該地區所建“抵抗之弧”的又一次“毀滅性打擊”,如今“團結的柏林牆”已經倒塌。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IRNA)當地時間12月8日晚間報道,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當天在召開內閣會議時,回應了阿薩德政府垮台一事。

佩澤希齊揚強調了維護敘利亞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要性,以及敘利亞各派別之間開展對話以就國內局勢達成共識的必要性。

“必須由敘利亞人民來決定他們國家及其政治和政府制度的未來。”他補充稱,敘利亞人必須在沒有暴力和外國幹預的情況下自由地這樣做。

紐約時報》認為,此前,在阿薩德政府垮台已成定局的情況下,伊朗於當地時間12月6日撤出其在敘利亞的軍事力量,而在阿薩德政府垮台之後,伊朗方面的表態猶如再次上演了“引人注意的反轉”。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在接受電視直播采訪時表示,伊朗收到的情報顯示,敘利亞伊德利卜省的反政府武裝當時正在北部組織一場反攻。他說,伊朗已將這份報告轉交給敘利亞政府和軍隊,但仍然“沒有人相信”阿薩德會倒台。“讓我們措手不及的是,一是敘利亞軍隊無力對抗這場運動,二是事態發展的速度。”


阿拉格齊說,他上周前往敘利亞時,阿薩德向他表達了擔憂,並抱怨政府軍“不願反擊”。阿拉格齊說,他的感覺是,阿薩德沒有准確了解形勢的發展。

阿拉格齊還證實,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被攻陷之前,伊朗與敘反政府武裝領頭團體“沙姆解放組織”(HTS,被美俄等國認定為恐怖組織)交換了外交信息。他說,伊朗要求保護其大使館和什葉派宗教聖地,對方則表示同意。

盡管如此,據在伊朗社交媒體上流傳的畫面顯示,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當天遭武裝人員襲擊,使館建築玻璃上有彈孔,文件散落地面。此外,一些人還爬上大使館的圍欄,撕下近期被以色列(专题)暗殺的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以及此前遭暗殺的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的巨幅畫像。伊朗外交部後來表示,所有外交人員都很安全,使館館舍遭到破壞時沒有人在場。


支持伊朗政府的分析人士哈特夫·薩利希(Hatef Salehi)在音頻聊天應用Clubhouse上的討論中表示:“敘利亞給伊朗最重要的教訓是,沒有人民的支持,任何政府都無法持續下去。”

而其他一些親伊朗政府人士則在討論中哀歎,失去敘利亞是對伊朗在該地區所建盟友網絡的又一次“毀滅性打擊”。“用作團結‘抵抗之弧’的‘柏林牆’已經倒塌。”隸屬於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保守派媒體人、分析人士梅薩姆·卡裡姆·賈法裡(Meysam Karim Jaffari)這樣說道。

西北大(专题)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王晉告訴觀察者網,敘利亞政局此次變化如此之快,除了政府軍和反對派武裝在戰斗力、准備時間和背後支持力量有巨大差別之外,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敘國內的經濟困局,這導致民心士氣不振,軍隊嘩變、主動撤退等情況頻現,這實際上反映了敘利亞社會的問題,尤其是政治、經濟問題所引發的社會矛盾很多。

未來,敘利亞有可能“利比亞化”,美國俄羅斯都會重新觀察局勢發展,而土耳其堪稱此輪的“最大贏家”,其在中東的影響力會進一步擴大,而此消彼長之下,伊朗及其地區盟友網絡“抵抗之弧”的影響力卻將大打折扣。未來,中東地區力量對比,仍將不斷變化。

當地時間12月8日,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宣布攻占首都大馬士革,“巴沙爾·阿薩德政府已經垮台”。敘利亞總理賈拉利也發表視頻講話稱,他已准備好參與任何過渡進程。賈拉利呼吁反對派不要傷害普通民眾,將未來交給敘利亞人民選擇的政府。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4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54 秒